今早4點多自然醒來,趕在孩子起床前看完了《也許你該跟未來學家談談》這本書。
本書的作者David Brian Johnson是受過科技訓練的未來學家,他曾經幫助Intel等跨國企業研擬並落實未來數十年的發展藍圖;在這本書中,他推翻了「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」、「未來我們的工作都會被機器取代」等悲觀且普遍存在的想法,並指出— 不論是企業或個人,只要用對方法,都能掌握並且創造未來。
所謂的用對方法,指的是採取三個步驟,打造未來:
第一步:具象地描述未來的自己。作者鼓勵我們勇敢做個不同的夢,但在描述夢想時,必須越仔細越好,例如,如果你想要「有錢」,必須說清楚有錢的程度,是擁有兩棟房子和充足的退休生活費,還是在國外擁有自己的遊艇和馬場,細節越多對於執行階段越有幫助。
第二步:找到推動自己的朝未來前進的助力,包括團隊(能夠督促你、鼓勵你、或是你覺得如果沒實踐理想在他面前覺得很丟臉的人)、工具(書籍、軟體、產品、服務等在建造未來的過程中所需要的資源)、以及專家(在這方面有成功經驗的人)。
第三步:逆向鑄造,換句話說假設你設定十年後的自己將成為成功的創業者,那麼五年後來到「中途站」的你,至少要完成公司的設立、兩年半後,來到「前哨戰」的你,至少應該確定創業的方向並且開始累積相關的資源而「下星期一」的你,至少可以開始找幾個有經驗的朋友聊聊⋯。
在多數人WFH的期間分享這本書,希望透過書中生活化的故事分享、具體容易Follow的方法和作者對於未來充滿希望的論點,為職場人生帶來療癒和希望。
#我的職感書房